宜昌卫生信息网(宜昌卫校地址和电话)
宜昌人才认定标准
1.引进到市直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五年内每人每年发放 2万元住房补贴,每人每月发放 2000元人才津贴。鼓励用人单位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适当补助;2.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按每人5至10万元标准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适当补助。企业用于人才引进的补助资金、科研启动资金,可按规定列入成本核算。
宜昌人才分类标准是指宜昌市*制定的,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进行分类的标准。根据标准,宜昌市认定的人才分为特级人才、一级人才、二级人才、三级人才等四个级别。
宜昌人才分类标准是宜昌市*为了引进和选拔各类人才,制定的应用标准。该标准于2019年12月正式发布。根据《宜昌市人才工作标准》,符合条件的人才分为特级人才、一级人才、二级人才和三级人才等四个级别。具体评定标准包括:人才数量、学术水平、成果产出、社会影响、团队建设、创新创业、管理业绩等方面。
宜昌市针对不同级别的人才有哪些优惠政策?根据《宜昌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特级人才、一级人才、二级人才、三级人才可以享受不同额度的人才安居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宜昌人才分类标准是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进行分类的标准。根据标准,特级人才、一级人才、二级人才、三级人才等四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评定标准和优惠政策。
宜昌2022人才引进政策(宜昌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招引通道:
建立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每年统一发布岗位需求目录,用人单位按规定程序自主招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引进标准:
对引进到市直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五年内每人每年发放2万元住房补贴,每人每月发放2000元人才津贴。
对城区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1、按每人5万至10万元标准给予奖励。
2、对企业用于人才引进的补助资金、科研启动资金,可按规定列入成本核算。
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1、优先享有市人才公寓的承租使用权。
2、高校毕业生符合毕业2年内来宜创业就业并租房等相关条件的,按照博士硕士540元每月、本科专科480元每月发放租房补贴,最多发放36个月。
其他:
1、支持全市卫生、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及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
2、鼓励县市区将基层卫生人才纳入各地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范围,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力度。
2022年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公告
根据《宜昌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宜人社发〔2022〕16号)规定,结合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所属事业单位*、岗位空缺情况及工作需要,拟开展2022年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现公告如下:
一、引进岗位及数量
本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共3名,涉及2个岗位。具体岗位引进数量和要求见《2022年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岗位表》(附件1)。
二、基本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国籍;
2.拥护***,拥护*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体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其他资格条件(详见附件1)。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理报考:
1.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的人员和尚未解除*纪、政纪处分的人员;
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尚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4.现役军人;
5.全日制高校在读生(也不能以已取得的较低层次学历、学位报考);
6.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等应当执行回避制度的人员;
7.宜昌市内在编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三、引进程序
(一)发布公告。引进公告在宜昌高新区管委会门户网站(*gxq.yichang.gov*)发布。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2022年11月22日至12月2日18:00时止。
2.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符合条件的人员,填写《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2;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并将报名登记表、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书)、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及单位出具的从事相应岗位工作的证明,相关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31日)、资格证书、一寸近期彩色免冠登记照扫描件及电子版以“姓名+身份证号后4位+报考岗位”命名,发送至ycgxrc@163*邮箱。报名所需全部资料须在报名截止时间前提交,以引进单位回复确认收到报名资料的邮件为准,未收到确认邮件请及时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逾时不再受理。
3.资格审查。由引进单位严格按照引进公告中明确的报名条件及岗位相关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报名要求的邮件确认,对不符合报名要求的及时电话或邮件告知。
4.准考证发放。确定笔试或面试时间后,及时发布笔试或面试公告。《笔试准考证》或《面试准考证》均以*形式发送至考生报名使用的*,请自行下载打印。
5.报名须知。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引进公告和报考承诺,提交材料和信息须真实、准确、有效,如提供虚假材料和信息,在任何环节一经查实,即取消引进资格。报考人员务必保持报名登记表上填写的通讯方式畅通,并随时关注宜昌高新区管委会门户网站最新公告。
(三)考试安排。在落实*防控安全前提下,适时启动。笔试或面试命题、面试官选派均按相关规定执行。
1.考试方式。本次人才引进原则上只进行面试,资格审查通过的人员可参加考试。若有引才岗位引进计划数与资格审查通过人数比例达到或超过1:10,则在面试前增加笔试。笔试和面试均设置最低合格分数线,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2.笔试。笔试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相关专业知识、公文写作等。笔试满分为100分,笔试成绩将及时公告。考生须携带《笔试准考证》纸质版、二代身份证原件,缺一证件者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
3.面试。
(1)开展笔试的岗位,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引才岗位计划数1:5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并及时公告;直接实行面试的岗位,不设最低开考比例。
(2)面试采取结构化方式进行;面试时间地点详见公告及《面试准考证》。考生须持《面试准考证》纸质版、二代身份证原件,缺一证件者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面试满分100分,当场宣布面试成绩。
4.综合成绩计算。有笔试的,则按笔试成绩40%与面试成绩60%的权重计算考生综合成绩。若只有面试,则面试成绩为综合成绩。笔试、面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综合成绩及时在宜昌高新区管委会门户网站公告。在确定入围体检对象时,若有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有笔试的则按考生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无笔试的则组织加试。
(四)体检与考察
1.体检。体检对象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引才岗位计划数1:1的比例确定,并在宜昌高新区管委会门户网站上公告。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在宜昌指定医院进行,费用自理。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作自动放弃。如体检中有考生放弃或体检不合格的,可依次递补人选进行体检。
2.考察。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重点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岗位匹配度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考察中还要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复审。若发现有影响引进情形并查证属实的,取消引进资格。如出现考察不合格的,可依次递补人选进行体检、考察。
(五)公示与录用
1.公示。经区*工委研究,确定拟引进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
2.录用。公示期满,未发现影响录用问题的,即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为拟聘用人员办理事业单位进编及聘用等手续。拟引进人员为在职人员的,自行负责与原工作单位办理解除劳动(聘用)手续后再办理相应入职手续。公示中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引进备案,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引进备案。公示中反映有影响引进问题并查证属实的,不予引进备案;被引进人员自接到聘用通知20日内无正当理由不报到的,取消引进资格。以上两种情况引进单位可根据需要递补。新引进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有关规定执行。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办理转正手续,并按所聘岗位执行有关政策规定的薪酬待遇。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取消录用。
四、防疫要求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请考生随时关注省、市最新*防控信息,具体*防控要求将根据上级政策动态调整,以笔试或面试前公告为准。
五、其它
1.对违反引进纪律的考生和工作人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处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宜昌市人才引进政策:
入选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最高可获1000万元综合资助,项目最高可获1亿元股权投资。对顶尖型人才实行滚动资助、上不封顶。
对金融、创投领军人才,按其直接服务城市发展全年融资总额度的1‰、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高技能领军人才,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3年内每月发放2000元生活补贴。
教育、医学、文化文旅类产业领军人才,给予引进单位每人30-80万元奖励。
科研人才以及工程师、程序员、设计师等新动能人才,给予引进单位最高每人20万元的奖励。
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宜工作期间最高给予30万元生活补贴,免费入住三峡国际人才城人才公寓。
组建屈原文化国际研究院,“一事一议”引进人才。
对宜昌市文学艺术院签约的知名艺术家,给予最高每人30万元补贴。
企事业单位(含中省在宜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博士学历以上人才,3年内发放15-30万元生活补贴,紧缺急需人才可一次性发放到位,加上10万元的购房首付款补贴,博士最高可达40万元。
毕业5年内的硕士、本(专)科生到企业就业、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3年内每月分别发放1000元、500元的生活补贴。
设立宜昌创新人才学院,对企业和研发机构引进科研人才、新动能人才除了给予重奖外,还统一“给身份”,落实创新人才专项事业*。
【法律依据】:
《宜昌市人才工作标准》第五条特级人才是指在本领域拥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卓越成就,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主要包括在学术方面有突出表现或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的专家、学者、高端技术人才及其他领域的顶尖人才。
宜昌国际马拉松常见问题解答宜昌国际马拉松官方网站
(一)关于体检
【体检报告】没有体检合格报告能否参赛?
组委会强烈建议参赛者在赛前去相应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参赛者需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于长跑运动,方可报名参赛,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比赛
组委会要求每一名参加宜昌国际马拉松赛全程马拉松项目的参赛者,必须提供身体检查报告或半程马拉松及以上距离一年内完赛证书;半程马拉松项目的参赛者,必须提供身体检查报告或10公里及以上距离一年内完赛证书,经审核通过后,方可领取装备并允许参赛。
温馨提示:有些人身体本来就存在着隐疾(但自己尚未发现),如参加运动强度比较大的比赛如马拉松,就有可能促使隐疾爆发,发生意外;运动性猝*95%以上都由心脏造成,而评估心脏风险的指标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要求参加半程及以上马拉松选手提供体检报告,尤其是心脏方面的体检。
【体检资料】体检合格报告提供复印件还是原件?
体检合格报告提供复印件或原件均可,体检报告需在距比赛日1年之内方为有效(自2016年11月6日起至比赛日)。
【体检信息】体检报告需要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和项目,是否有参考表格?
宜昌国际马拉松报名所规定的体检项目为心率、血压及心电图项目,参考值为心率:90次/分,血压:140/90。体检之日至比赛当日间隔为1年内,组委会视作有效。
【医院资质】体检报告需要到什么医院检查才算有效?
当地*卫生部门注册备案的医疗机构(含专业体检机构),出具的含规定检查项目的体检合格报告均视为有效。
【资质提交】体检报告什么时候提交,交至何处?
领取参赛物资时,携带至装备领取现场,移交现场组委会工作人员。
(二)关于报名资格
【报名资质】没有跑步训练记录和完赛证书能否参加半马或全马?
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长距离的耐力项目。如果无长期跑步经验,或未经过系统训练,盲目参与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项目,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病。组委会要求半程马拉松选手需要10公里(含)以上距离一年内完赛证书或体检合格报告,全程马拉松选手需要半程马拉松(含)以上距离一年内完赛证书或体检合格报告。
【证书资料】完赛证书提供电子版是否可以?
完赛证书必须下载打印纸质版,黑白或彩打均可。
【资质提交】上述报名资质证明什么时候提交,交至何处?
领取参赛物资时,携带至装备领取现场,移交现场组委会工作人员。
(三)报名信息修改
【项目变更】参赛选手自身原因更改报名项目,报名费的差额是否退还?
选手一经报名,一律不可更改报名项目。
【退出比赛】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参赛能否退赛和退报名费?
选手一经报名成功,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不能参赛,一律不可退赛,报名费不予退还。
【信息变更】报名参赛信息(报名项目除外)填写错误如何更改?
选手若报名信息填写错误,需使用报名时填写的联系邮箱发送邮件至组委会邮箱,邮件内容需包含,姓名,身份证号,及需更改的正确信息!组委会收到邮件后会在报名工作结束后集中统一处理!待收到组委会配号成功短信后,可通过*查询参赛号码及信息是否变更,如仍无变更,可致电组委会。
(四)其他问题
【开具发票】个人和团体报名如何开具发票?
使用报名时填写的邮箱发送邮件至组委会,邮件内容需包含姓名,身份证号,*,收件地址以及发票抬头和*税号,组委会收到邮件后会在报名工作结束后,集中将发票快递(邮费自付)邮寄。
【短信提示】报名成功后为何没收到短信提示?
该现象可能是由于报名时手机号码填写错误,或所在区域信号较弱造成的,可登录*查询号码是否有误,如果错误,可发送邮件至组委会更改。
宜昌卫校地址和电话
宜昌卫校电话0717-6221375;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云集路33号。
宜昌卫校
宜昌卫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成立于1951年5月26日。2000年6月8日被*教育部确定为“*级重点中专学校”。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于2001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三峡大学护理学院。学院先后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红十字先进集体”。
多次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学院是省级“文明单位”;市级“红旗单位”、“文明单位”、“名牌示范学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园林式学校”。2010年1月25日宜昌卫校并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拥有以模拟ICU病房、护理*作示教室为基础的护理教学演示中心,现代化多媒体报告厅,远程卫星实时教学设备,8个多功能阶梯教室,*学、检验专业标准化实验室;装机160台的计算机教学中心和多媒体教室。
图书馆面积达4620平方米,藏书15.3万册,应用微机管理系统;以联想品牌机为主的校园网,联网微机302台,为教学、科研和管理铺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电教中心拥有卫星接收及闭路电视播放系统;英语教学的标准化语音室2个。
建校以来,先后为本省各地及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海南、西藏、青海、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10余个省(自治区,市)培养和输送了21000余名合格的毕业生。1999年,学院正式开办了护理专业专科班。建院以来,学院将高等教育作为重点。
进行了以护理专业建设为主的专业调整,把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列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护理实验室按照本科专业建设已经达标;*学、检验专业实验室已达专科的要求。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拟开设新的专业,康复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
本文链接:http://www.kmjbhy.com/html/879639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